索引号 | 000014349116104007412975937/2023-00026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咸应急发〔2022〕126号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管理局 |
公开日期 | 有效性 | ||
主题词 |
咸应急发〔2022〕126号
咸阳市应急管理局
关于印发《咸阳市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
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的通知
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
现将《咸阳市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咸阳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11月14日
咸阳市街道(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我市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规范化建设,建立支撑有力的基层应急管理保障体系,立足我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市应急管理局编制了《咸阳市街道(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请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参照执行,督促指导本辖区各街道(镇)切实抓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
一、主要文件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
2.《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陕办发〔2022〕9号)
3.《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办法〉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清单〉的通知》(咸办字〔2019〕38 号 )
4.《中共咸阳市委组织部 中共咸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咸编办发〔2020〕30号)
5.《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咸阳市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咸办字〔2021〕45 号 )
6.《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职责的通知》(陕应急〔2022〕427 号)
7.《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化“党建引领、法融网格、共治共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咸办字〔2022〕49 号 )
8.《咸阳市安委办 咸阳市减灾办关于印发推进全市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咸安委办〔2022〕73号)
二、建设目标
力争到2023年,全市各县市区街道(镇)和社区(村)网格化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到2025年,全市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基本健全,基层应急保障和救援能力显著增强;到2035年,全市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三、建设标准
(一)街道(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范化建设标准
基层街道(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六有”,即有机构、有队伍、有预案、有物资、有场所、有平台,其规范化建设标准如下:
1.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标准
(1)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成立街道(镇)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简称应急办)。办公室设置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编制部门规定确定。
(2)应急办挂牌。应急管理办公室门牌按照市应急管理局统一的格式制作悬挂。县级含以上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功能区,应同步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机构。
(3)配备人员。根据工作任务轻重,应急办原则上至少配备2名以上工作人员,确保满足履职需要。工作人员编制按照编制部门规定确定。
(4)明确工作职责。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机构成立文件以街道(镇)名义印发,明确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分管范围内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应急办承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具体内容见附件)。同时,厘清应急办与各业务口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应急管理日常工作由县级相关职能部门指导街道(镇)对口工作机构落实,综合性工作由县级应急管理部门统筹组织下达,街道(镇)应急办统一分派处理,确保上下联动、衔接顺畅。
(5)建立一套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制度具体内容见附件)。规范工作制度,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制度:应急管理工作制度、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制度、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应急值班备勤制度、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制度、应急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和演练制度、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巡查巡护和预警预报制度、应急管理会商研判制度、突发事件信息处理流程图、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规范流程图。
2.队伍建设标准
(1)组建一支应急救援队伍。按照专常兼备的要求,街道(镇)按照消防、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等领城有关改革部署和要求,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应急队伍力量为基础,统筹组织警务、医务、森林消防、物业管理、企事业单位及志愿者组织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建一支30人以上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2)明确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一是制定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定期开展综合应急训练演练;
二是开展本辖区灾害事故紧急避险、人员疏散、控制危险源等先期处置工作,协助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有关应急处置工作;
三是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救灾物资发放等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接报出动、业务培训、科目训练、应急演练、抢险救援等工作记录台账;
五是承担有关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管理部门交办的其他应急处置工作。
(3)建立健全街道(镇)、社区(村)应急救援队队员信息档案资料。
3.预案体系建设标准
(1)编制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两个报告”。
①风险评估报告内容:针对本辖区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
②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内容:全面调查本辖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
(2)编制专项和部门“两类应急预案”。街道(镇)一级可不制订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但应结合辖区灾害事故特点,根据实际需要,与县级有关专项或部门预案相衔接,重点做好安全生产、道路交通事故、火灾等事故灾难和地震、气象、水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加强预案动态管理。预案内容要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重点规范街道(镇)层面应对行动,体现先期处置特点。
(3)应急预案要素齐全。依据《陕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咸阳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规定,应急预案内容主要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与措施、应急保障措施、恢复与重建措施、监督管理、附则、附件等。
4.应急物资储备站建设和管理标准
街道(镇)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站,应急物资储备站建设和管理要按照“合理布局、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节约高效”的原则,加强应急物资装备的日常管理,建立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和储备清单,明确各类应急物资装备的最低储备标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储备品种和数量,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应急物资储备站建设和管理标准如下:
一是街道(镇)应急物资储备站的选址要科学合理,必须保证进出方便、安全坚固、防潮通风的房屋,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
二是街道(镇)应急物资储备站要外悬挂名称统一的标牌,街道(镇)物资储备场所名称统一为“XX镇或XX街道办事处应急物资储备站”。
三是街道(镇)应急物资储备站要根据本辖区主要灾种和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器材、防汛抗旱器材、森林防灭火及消防器材、生活类救灾物资等应急装备与物资,配备相对固定应急救援车1辆,以保及时救灾之需要。
四是应急物资储备站要具备良好的储存条件,设置货物架、换气扇、消防设备器材等设施。有条件的镇级物资储备站可安装除湿机、监控摄像头等设施,确保存储物资安全。
五是应急物资储备站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分类摆放,建立详细的进出物资台账,严格物资使用审批手续,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物资使用和库存情况。
六是要定期对物资储备站进行卫生清扫和日常安全检查,做好防潮、防蚊虫鼠咬和物资储备站周边环境安全。
七是建立应急物资社会储备机制,积极与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救灾应急物资协议储备。
5.街道(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建设标准
(1)工作阵地设施齐全。按照“十有”(有办公场所、有办公桌椅、有档案柜、有电脑、有网络、有打印机、有传真机、有空调、有工作职责、有管理制度)标准,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阵地规范化建设,满足日常办公、值班需要。
(2)管理制度悬挂规范。办公区域悬挂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具体格式和内容由各县市区应管理局统一标准,各街道(镇)具体落实。
(3)办公环境干净整洁,办公物品摆放整齐,档案资料管理规范等。
6.将应急管理纳入城乡网格化服务平台
(1)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陕西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理顺网格权属,科学划分网格,配齐配强网格员,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提升网格治理水平。
(2)按照“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的原则,应急、水利、气象、自然资源、林业、地震等相关部门要下沉工作重心,将相应的力量、资源、经费下沉到网格,依靠基层网格开展应急管理等业务性工作,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
(3)建立网格员信息台账。由各街道(镇)对网格员身份信息进行统计,建立县级应急管理网格员信息台账。由县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汇总,建立县级应急管理网格员信息数据库。
(二)社区(村)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范化建设标准
社区(村)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三有”,即有网格员队伍、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其规范化建设标准如下:
1.社区(村)网格员队伍建设标准
(1)配齐配强网格员。街道(镇)、社区(村)要整合灾情信息员、安全生产管理员、护林员、气象信息员、小型水库堤防安全管理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地震宏观观测员、防震减灾助理员等网格资源,每个社区和村至少配备1名应急管理人员,加强与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等网格员融合,组织建设“多员合一、一岗多责”的基层综合网格员队伍。
(2)落实网格员待遇。农村专职网格员由村“两委”成员或村民小组干部担任,待遇补贴由各县市区解决。社区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拟定招录计划,报市级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审定后统一招录,其薪酬待遇参照《关于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咸组通字〔2022〕40号)。新招录的专职网格员待遇薪酬待遇按市财政承担30%,县市区承担70%比例执行。确实需要又具备条件另行招聘专职网格员的,可根据实际由各县市区统一安排,薪酬待遇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3)明确社区(村)网格员应急管理职责
网格员在街道(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和社区(村)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
一是经常性开展入户走访,随时掌握网格内人员情况;
二是定期排查、检查网格内安全设施及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报告灾害情况和事故信息,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三是承担网格内灾情统计报送工作;
四是协助做好网格内各单位和村(居)民进行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演练,熟悉转移避险路线、安全避难场所;
五是协助做好灾情核查、损失评估和救助等工作。
2.应急物资储备标准
一是社区(村)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物资储备点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工具以及基本生活物资,并建立台帐,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确保第一时间开展应急救援救助。
二是按照“九个一”(一件雨衣、一件救生衣、一双雨靴、一把强光手电、一根救援绳、一个警报器、一个大喇叭、一本应急通讯录、一套灾情登记本)标准,为社区(村)应急管理人员配备基本工作用具。
三是建立应急物资社会储备机制,积极与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救灾应急物资协议储备。
3.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规范工作制度,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制度(具体内容见附件):(1)应急管理工作例会制度;(2)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制度;(3)安全检查巡查制度;(4)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制度;(5)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6)应急管理奖惩制度。
四、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